日本赤岳雪訓|② 雪訓裝備篇

日本赤岳雪訓|② 雪訓裝備篇

日本赤岳雪訓|② 雪訓裝備篇

⋯⋯

在出發日本赤岳雪訓前,查詢了許多台灣及日本雪訓的文章,其中裝備選擇這塊較缺少紀錄,畢竟不同環境不同天氣不同溫度都會造成裝備選用的差異。而我雪訓結束之後最常被問到的問題,都是關於裝備的建議,所以也就記錄一下自己的測試心得給大家參考。

在確認最後裝備清單之前,2022/12的台灣也算是開始冷起來了,我們連續上山了幾趟測試一下各個裝備在台灣冬天及零度上下的使用情況,事後當然也做了一些調整。我非常推薦大家也都能在使用新裝備,或是要去一趟不確定的行程前先熟悉自己的裝備,不然雪訓帶錯裝備真的除了撐完全場之外,也別無選擇了。

日本赤岳雪訓

裝備表

在看這次的裝備清單內容分享必須先聲明幾點

  • 裝備選擇以日本赤岳雪訓12-1月初雪期的準備依據(-15~-5˚C左右乾雪),台灣雪訓可以參考但會有些許不同考量點。
  • 裝備選擇及重量並不以輕量化為主,且有多帶不同裝備上去測試,可參考個別重量,請別參考整體重量。
  • 老話一句:沒有最好的裝備,只有最適合個人和行程的裝備。

裝備表可參考下面我整理的圖表(點擊可以放大),或是點這→ LighterPack記錄表 ,裡面有單品項的圖片及較詳細規格。

裝備表內紅色字體為艾格探險提供的裝備表中必備的品項,其餘我盡量詳細記錄,但雜項及消耗品就不一一紀錄了。

點擊可看品項名稱及註解,手機觀看可能會有所遮擋,建議用電腦觀看較佳。

下面我再依據背負系統、睡眠系統、衣物系統、技術裝備、炊煮系統及其他項目個別分享,可以多加利用旁邊(電腦瀏覽)或上面(手機瀏覽)的目錄做快速的導連結至你想看的部分。

P.S.也可多利用內文藍字連結看裝備細節/照片可以點擊放大/有些照片超過兩三張可左右瀏覽

背負系統

大背包

這次選擇小狐狸Fjallraven Keb72背包有幾個原因:

  1. 因為是坐飛機出國雪訓,72L夠大可以當Check-in行李袋(以前當背包客就很常這樣用),但在Check-in時建議用一個大裝備袋裝起來比較不會勾壞織帶和背負系統,也可以把腰帶往後扣起減少體積。
  2. 赤岳雪訓的Base Camp赤岳鈜泉山屋其實離登山口不遠(大約輕鬆走3.5小時),所以背大包可以多帶一些東西上去測試不會太辛苦,72L容量又足以將岩盔、冰爪、吊帶等所有裝備都放入背包內毋需外掛。但如果不多帶攝影和其他器材,原則上40~50L應該是足夠的。
  3. 超厚實的背墊,第一晚在雪地裡睡帳棚時,我把大背包直接墊在睡墊下方(上半身)等於直接多一層厚的泡棉睡墊,就省得多帶泡棉睡墊增加R值。
  4. 這顆包底部和側袋都是用Bergshell防水布料,雖然我還是有在裡面放大防水袋,但如果天氣預報夠好加上日本的乾冷雪地氣候,其實就可以省略大防水袋,只對重點裝備做防水即可。

胸前包

平常我其實沒有背胸前包的習慣,但這次因為想多記錄一些照片影片所以還是帶了單眼一機兩鏡,考量到訓練比較沒時間照顧器材,加上雪地會有濕跟冷對於電子裝備不友善的問題,所以這次選擇帶保護性比較好的 Paago WORKS Focus L 相機袋。裡面可以直接放一機兩鏡(第二顆鏡頭不宜太大,不然還是會卡卡),相機放裡面直接丟在雪地上也沒什麼問題,前面口袋就放錢包電池,側邊或後面可以收納口罩(日本山屋內是需要戴口罩跟付錢買中餐的)。不過有時天氣好出去訓練,我也是直接相機掛身上就沒帶小包出去了。

睡眠系統

睡眠系統有點難單一品項解析,因為包含穿著衣物、背包都是組成系統的一部分,所以先概括性的說明一下。帳棚過夜的那天晚上室外溫度估計在-15˚C左右,我睡覺時身上只有穿Odlo Warm底層+老人頭Falketind Alpha 120刷毛中層,而下半身穿著Odlo Warm底層+ 老人頭 Falketind Flex1 Heavy Duty軟殼褲,睡墊上半身下方有墊大背包加強隔絕寒氣,下半身則沒有加強。

睡袋

上山的第一天規定要在雪地睡帳蓬,訓練雪地搭帳技巧以及體驗雪地帳棚過夜的經驗。平常在台灣幾乎都睡0~5度左右的無底睡袋(Quilt),剛好去年撿到一顆過季款特價出清的 mont bell | #1 Ultra Light Spiral Down Hugger [EN溫標:舒適溫度-4˚C/下限溫度-10˚C ],睡袋暖度是夠的,上半身整體都夠暖,穿著底層加刷毛就夠,不需要再加化纖或羽絨衣

睡墊

Therm-A-Rest NeoAir XLite R 這顆充氣睡墊應該是重量保暖比極高鼎鼎有名品項,不過R值4.2 (2020新版ASTM測試條件) 在雪地其實不太足夠,上半身因為睡墊下有墊大背包所以完全不冷,不過下半身僅有睡墊而已還是不夠的,大小腿的下半部還是感受得到雪地的涼意也是在預料之中。如果多帶半截泡綿睡墊,或是把屁墊Z-seat和食物包等等墊在小腿下應該可以解決,不過因為那晚我在外面拍夜景拍太久,回帳篷時室友都睡了,我就沒有好好加強下半身的睡墊隔絕了,連羽絨褲都懶得找了(低級失誤)。

帳棚

帳棚是由艾格提供的公裝 犀牛U300雪地帳,我覺得帳篷內長度有點短,我的腳底板一直貼到內帳門導致很冷(後來拿Gore-Tex雨衣套在睡袋下方避免睡袋潮濕但還是會冷),除此之外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前庭空間可以挖一個穿鞋用的洞,後庭也可以放東西在雪地使用都挺方便

衣物系統

衣著大概是雪訓最令大家困擾的一個部分,即使是在台灣也常常遇到零下溫度的我們,出發前對於日本-5˚C起跳的溫度還是有些耽憂。但實際上日本的乾冷環境下,我自己身體的感覺日本-5˚C大概等於台灣體感0˚C左右而已,不過末梢還是會偏冷的。另外一提,能遇到這樣的溫度真的是對喜歡測試裝備的人的一大福音(咦?)。

這邊還是要再提醒一下,衣物系統怎麼搭配是很受個人體質以及當下的天氣環境影響的,還有雪季登山(或說Mountaineering)和台灣四季登山(Hiking)的所有裝備考量點差很多(包含衣物和技術裝備等),輕量化絕對不是第一考量,搭配性、穿脫調節方便性、耐用度、風險管理等等都更為重要,也因為這樣雪季用高檔一點的裝備真的可以讓自己舒服且安全許多。

呈上,我個人體質在怕冷程度上應該算是中等(沒特別怕冷,也沒特別不怕冷),跨年場雪訓也只算是日本初雪期還不是最冷的(約-15˚C~-5˚C),我們這幾天幾乎都看得到藍天,也沒有下雪或遇到暴風雪,不過日本冬天日照很短夾上太陽照射角度很斜,有很多的時間我們都是在山谷裡沒有日照的,不過一但曬到太陽的雪地還是會熱到不行的 (看行程介紹應該會很清楚(下一篇文章會寫))

上衣

內層

冬季內層在台灣我幾乎都是穿Odlo Warm底層系列為主,Warm系列是100%Polyester布料,內裡做微刷毛的處理。台灣因為濕度關係,基本上我沒在穿100%或87%類的羊毛衣做底層,這次想說日本較乾冷帶著Smartwool 200g/m2的羊毛衣替換試試看,但後來因為odlo Warm實在穿太習慣也沒什麼問題根本也懶得換,穿完五天下山也不會臭(以往在台灣冬天穿三五天也不會臭)。只能說Odlo Warm系列真的便宜好用CP值認真高,大推。

中層

冬天的中層基本上都會用不同厚度與材質特性去疊穿並視情況調整保持彈性,如果單純一件很厚的很容易會穿了過熱不穿太冷,這次挑選的中層當然不外乎包含了刷毛中層、化纖填充中層、羽絨填充中層分別提供不同情境用途。

刷毛中層

刷毛這次帶了兩件,Norrona Falkentind Alpha 120Houdini Power Houdi主要是想測試一下Alpha120 (120 g/m2)和PowerStretchPro (246 g/m2)兩塊布料在雪地應用差異。

  • 老人頭 Alpha 120前些時候有寫過評測文,有興趣的可以點過去看看。Day2從民宿啟登時門口溫度計顯示-6˚C,但日本的乾冷真的不像台灣的體感,一路走到赤岳鈜泉山屋及整理營地搭帳一件內層+Alpha120就相當足夠,看到我褲子側邊散熱拉鍊還都拉開的就知道真的沒這麼冷。所以在沒風的情況下,一般雪地健行內層單加Alpha120的保暖性是相當夠的,另外一提Alpha120的帽兜原則上可以取代毛帽或是加在毛帽上,即使外面再加上岩盔也不太影響。
  • Houdini Power Houdi這件我擁有時間也很長了,大多只有帶課程或行進速度很慢時才會穿它。這次Day3一整天做訓練時我特地換上取代Alpah120試試(依據氣溫及情境這天有加化纖和外層調節)。Power Stretch Pro的彈性很好,帽兜活動度很好一樣可以加在岩盔內(下圖),但是布料厚度較厚稍稍影響岩盔的位置跟安定度。順帶一提,莉莉安這次全程幾乎都穿這件中層。

單純就保暖性來說,Power Houdi和Alpha120的保暖度差不多很難比較出差異,在大多時間都會搭配化纖或軟硬殼外層的情況下,我還是會選擇使用Alpha120,因為Power Stretch Pro的體積厚度較大,在層疊衣服上去的時候也較會影響到整體活動度。

化纖填充中層

近幾年化纖中層我最常穿也最熟悉的莫過於 Patagonia Micro Puff Hoody ,250g左右的重量,填充65g/m2 PlumaFill化纖填充,基本上也算是重量保暖比很高的一件單品。他的透氣性沒有很高,但因為也只填充65g/m2所以在低溫中等強度運動下也就剛剛好。雪訓期間除了攻頂日有羽絨需求之外,Micro Puff大概都在清晨跟傍晚比較冷的時候會加在Alpha120外面,兩件疊加剛剛好,而且化纖比較耐操不怕水氣,所以我們也常常直接當外層擋風保暖。

唯一小問題是,大多時間Alpha120的帽兜都戴在頭上,Micro Puff的帽兜沒彈性較不適合行進間戴著所以就變累贅,個人心得是雪季如果可以的話化纖這層真的不需要帽兜,像莉莉安一樣選擇jacket款式就好(回來之後不小心就入手一件micro puff jacket XD)。找不到我單穿Micro Puff的照片,只好放一張早上著裝時有露出一點帽兜的。

羽絨填充中層

這次帶了Norrona lyngen Down 850 羽絨衣,主要是這件羽絨衣本來就是設計給冰攀或滑雪使用,他可以穿在外層硬殼之外或之內都可以,帽兜可以戴在岩盔之外,所以雪訓的使用彈性會更大。當然它的重量保暖比非常高(規格上寫L號填充175g羽絨/總重382g),還有胸口口袋在這種混亂的場景顯得超級好用。這件主要在Day4登頂阿密陀岳那天穿著,因為會到稜線跟山頂較暴露且高海拔的冷冽環境,尤其在稜線上等待整支隊伍上攀的時間長達一個多小時,身體沒動需要比較強的保暖層,單純靠刷毛跟化纖撐不太住。當天穿底層Alpha120+lyngen Down 850+硬殼身體基本上處於剛剛好的狀態,環境溫度低,走的速度也不會快所以不至於汗溼。

外層

GTX硬殼外層

Norrona trollveggen Gore-Tex Pro Light 這件真的是這次雪訓裝備中的MVP!本身設計就是給Alpine和Mountaineering用的,在各個細節的設計上和在台灣常見的Gore-Tex外套款式完全不同,卻也在整個雪訓中讓我感到超值得。設計細節太多,先簡單說我使用心得,之後有機會再幫他詳細撰文介紹。

  1. 帽兜夠大,足以容納岩盔,即便拉鍊全拉上之後活動性還是非常好。對比莉莉安穿mont bell Rain Dancer,她說她的帽兜雖然可以蓋在岩盔上,但是拉鍊全拉脖子的活動度就會卡卡,肩膀的地方也有點被撐起來。
  2. 設計給Alpine用的胸前兩個大口袋,開口在靠近中間,即使組繩隊背著繩子也不太影響拿取東西,口袋底部高於腰帶,東西放進去也不會因為上腰帶而被夾住,另外一提右胸口袋內有另外一個拉鍊口袋我拿來放相機電池跟手機(可以用身體保溫),左側則是主拉鍊內有拉鍊暗袋。
  3. 肩膀到手軸的立體剪裁完全符合活動需求,像是Day4攀登日和Day5的冰攀體驗完全不會覺得穿硬殼有被限制的感覺。另外袖口和前臂的空間夠大,在戴手套時可以輕鬆拉上拉下不會卡。後下擺加長設計蓋到屁股下,在攀爬時不太會有風或雪漏進去。
  4. 腋下雙向通風拉鍊設計超長特別適合穿吊帶綁繩隊不適合隨時穿脫衣服時的溫度調節。
  5. 主面料(黑色) 40D Gore-Tex Pro/加強面料(灰色) 70DX160D Gore-Tex Pro,防水都是28,000mm,透濕率<RET6基本上看到GTX PRO等級就沒什麼好懷疑性能了。不過特別要說的是,40D的規格看似強度普普,但其實這件面料編織很緊實,布料強度應該比一般健行的Gore-Tex面料強上不少,所以我都很放心地給他操磨。

褲子

內層

和上衣內層一樣,我的褲子內層穿我很熟悉的Odlo Warm Base Layer Pants,軟殼褲裡面加一件Odlo內層就足夠應付整趟行程,不太需要做什麼調整,對我來說完全是唯一選。

但一樣的秉持著測試的精神,我還是多帶了一件Rab Power Stretch Pants上來測試看看,這件是我平常在台灣溯溪泡溪水才會穿的底層褲。Day3那天我在軟殼褲內換上這件Power Stretch Pro的內層褲取代Odlo Warm,果不其然即使在-5~-15˚C的行進之下,即使沒有加外層雨褲都還是有點些微過熱,所以Day4攻頂日我還是換回熟悉的Odlo。

順帶一提,內褲的選擇我覺得影響不是太大不要穿棉的就好,我是穿習慣的Odlo Cubic boxer(100% Polyester)。

中層軟殼褲

Norrona Falketind Flex1 Heavy Duty 另一個MVP非老人頭的這件軟殼褲莫屬!除了登頂日因為風勢較強有外加雨褲,另外訓練滑落制動時怕雪跑進鞋桶中有穿上綁腿,其餘時間完全就是靠軟殼褲就夠了。

  1. 日本大部分情況都是乾冷的軟鬆雪,只需要把褲管拉鍊拉開套入靴子再用魔鬼氈束緊(因為是彈性布料所以可以很貼合),褲子前端靴勾勾一下鞋帶,90%的情境就不需要綁腿。
  2. 在前進到山屋的這段路程比較偏暖,有幾段太陽出來時我就會把側邊通風拉鍊拉開,裡面有網狀布不會直接看到皮膚或內褲認真貼心。(PS這件側邊拉鍊是可以一整條全拉開的,上半部有網狀內裡,下半部是Flex1彈性布料內裡)
  3. 膝蓋的立體剪裁加上Flex1彈性布料(250g/m2 160D)活動度非常好,另外褲子前面上半部及後褲頭,小腿後半部是用耐磨及更防風的平織100%尼龍布料(200g/m2)。
  4. Custom-fit waist system™ 腰帶處兩側的魔鬼氈,不用腰帶就可以輕鬆調整鬆緊(褲頭內有鬆緊帶),這設計也讓褲子穿起來超完美。
  5. 右膝口袋我都放手機,另外兩個插手口袋在訓練時不太放東西,不過他設計的深度剛剛好如果有放東西活動時也不太會影響。
  6. 在練習步伐時有次我不小心踩到脛骨處,冰爪就把綁腿給踩破了,好在打開檢查時褲子沒破,不過估計是因為踩到有彈性的布料不會直接撕裂或是綁腿內空間足夠而沒踩到內側,不然褲子爆了會很心疼的。
  7. 另外一提,回到日本市區時有幾天穿這件軟殼褲出門逛街,這件蒼海藍顏色跟日本的冬天色調頗搭,我覺得老人頭有些衣物褲子設計都蠻簡約(不要跳色的配色比較簡約),頗適合Urban Outdoor穿著。其他天逛街我大多都穿比較薄的黑色老人頭Fjora Flex1軟殼褲。

中層羽絨褲

羽絨褲帶的是大陸品牌冰焰的輕量版羽絨褲(800FP填絨99g/總重199g)本來第一天睡雪地帳篷應該穿的,但因為太晚進帳蓬所以沒有穿上。後來幾天都著山屋內有著滿滿的暖氣,其他日間活動期間只需內層加軟殼褲就夠,就不太需要羽絨褲,所以這次完全沒用到他。

外層硬殼褲

平常在台灣沒什麼在穿雨褲,大多用雨傘或迪卡儂的輕薄尼龍雨褲就搞定了。但這次特別多買了一件mont bell Thunder Pass Full Zip雨褲,主要是擔心迪卡儂雨褲被冰爪鉤破會比較難救(沒有任何抗撕裂的布料),另外薄的雨衣雨褲在隔絕身體溫度的效果比較差(風在吹的時候熱對流傳導相對快,溫度流失較快)。

原本想說買兩側全開拉鍊,可以方便不用脫掉鞋子及冰爪就可以穿雨褲。但我們Day4攻頂日為了節省穿脫調整時間,一早就把所有裝備和雨褲給穿上了,當然包含了吊帶綁腿等等,所以在這情況下即便有全開拉鍊好像也用不到,因為吊帶跟綁腿一定還是會在雨褲外面。無論如何,mont bell 自家防水材質50D DryTec™ 3L的Thunder Pass Full Zip雨褲還是給了我們攻頂日很好的保護,在岩壁上爬來爬去也沒什麼磨損,全黑又夠硬挺帥氣算是CP值很高又值得信賴的一件雨褲。

鞋子

Hanwag Alaska 100 GTX 平常台灣也不太會穿著到的重裝靴也是這次選裝備時思考很久的一件事。在選擇的時候,雪地用的重裝靴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種:

  1. 皮革&化學纖維表布/半硬底鞋 ex: 台灣早期熱賣的 Scarpa Lite Trek
  2. 全皮革/半硬底鞋 ex: Hanwag Alaska 100 GTX
  3. 複合材質/全硬底鞋/前後快扣 ex: Lowa Alpine Expert II GTX
  4. 複合材質/全硬底鞋/前後快扣/雙重靴 ex: La Sportiva G5 EVO
  1. 先說說第一種,我自己本身也有Scarpa Lite Trek,這雙的皮革跟底的軟硬度大概是雪訓的最最最低下限。但鞋款如有化纖布料表布的部分較容易吸收水氣,結冰之後比較容易帶走熱量,另外這雙皮革的厚度也較薄,當初考慮到是在日本-15˚C左右環境雪訓,不想要腳指頭凍到生氣所以還是放棄了穿這雙上山另尋新歡。要小小提醒雪地登山跟台灣四季環境是完全不同的,千萬不要因為想要通用的鞋款而選擇一雙不足以應付雪地的鞋。
  2. 這次選的Hanwag Alaska 100 GTX 對我來說是一個權衡各條件下的最佳選擇,而且雪訓完之後對它很滿意。皮革厚度2.8mm、半硬底的大底、較高筒的設計,順帶一提這樣的鞋款在國外大致屬於Trekking Shoes。會選這雙其中一個考量點是未來在台灣雪地健行使用大概這個級數就夠(技術攀登除外),而且平常爬山可以穿著的機會較全硬底鞋高太多了。還有一個我比較在意的點是Trekking Shoes因為是半硬底,可以用於無雪的接近路段使用 ex: 雪山登山口走到369山莊/雪山圈谷,這個在未來台灣使用上會比較彈性一點。若是全硬底鞋就比較適合穿著一般鞋款,背負著全硬底鞋進入Base Camp。另外一點就是我自己的冰爪是綁帶式冰爪(後面技術裝備在說明為何做這選擇),所以我不用特地挑選有前後快扣的鞋款。
  3. 第三種鞋款複合材質的全硬底鞋通常裡面會有填充保暖材質,可以支撐到更低溫的環境,另外這種鞋款最主要的設計就是全硬底可提供更好的技術攀登穩定度,還有後快扣或前後快扣溝槽,可以搭配快扣式冰爪使用,每天在著裝時可以省下不少綁冰爪時間。
  4. 承襲第三款,更高檔的就會是像La Sportiva G5 EVO這種更專業的鞋款,包含了可能有雙重靴設計、內建綁腿、BOA快速鞋帶、更輕量化的複合先進材質及更輕量化的取向。簡單來說就是集所有現代科技總成的最佳冰雪地鞋款,但換來的就是動輒兩萬塊台幣以上的價碼,所以對於只是一般雪地訓練或健行的玩家來說真的沒有必要買這類鞋款。

再來說說這次雪訓穿著Hanwag Alaska 100 GTX的感想,當初沒有打算租鞋主要是怕不合腳或是不適應(從國外網購這點風險會更高),所以這雙鞋在雪訓前兩三個月提早購入之後就開始上山訓鞋熟悉他的個性、包含鞋帶綁的鬆緊度、搭配襪子的厚薄度等等,這個部分我覺得蠻重要的。另外一提,選鞋也要考慮到所有這類鞋款都是用PU中底,在台灣三五年後的售後換底服務也要考慮進去。

鞋桶設計頗高,一開始在台灣穿還覺得有點不適應,不過在雪地裡搭配軟殼褲完全體會出高鞋桶的優勢。配合綁帶式冰爪沒有什麼問題,綁好都不會有脫出的疑慮,也因為皮革夠厚不會感受到冰爪綁帶的壓力。

我比較沒預期到的是攀登日我們被帶去比初階雪訓稍難一些的阿彌陀岳北稜路線,可以看下面莉莉安和隔壁日本隊在攀爬的照片,很多攀登點我們就是要用綁在鞋子外的冰爪前爪點在岩壁上,一開始有點擔心鞋底硬度不夠或是和冰爪契合度不夠,不過似乎都是多擔心的,還是都順順利利完成整條路線了。

從一開始訓鞋不太適應這樣的硬底鞋,到後來雪地它給我滿滿的支撐和安全感,花了許多時間選擇的Hanwag Alaska 100 GTX讓我感到十分滿意。

襪子

內襪

要不要穿內襪很看個人選擇,我自己因為腳很容易流汗所以還是有穿內襪。這次選擇穿injinji Liner Crew Wool五指內襪頗滿意,夠服貼夠穩定。Day3有一段出去訓練時我刻意把內襪脫掉只穿外襪測試,即便是雪地活動下,還是有感覺到腳指頭間的微微汗濕,後來就都還是固定穿著內襪了。

外襪

外襪的選擇基本上搭配你的鞋子必須足夠厚,且必須保持一定空間讓血液循環才是對末梢比較好的做法。我這次選擇穿很多年前購買的Bridgedale Heavyweight Merino Comfort Boot羊毛襪,主要因為這雙是我穿起來比較舒服不會太緊的襪子(尤其是搭配內襪之後)。一樣雪訓中有一段時間我換上另一雙Smartwool Hike Full Cushion Crew Sock 試試,原則上沒什麼問題,但因為有比較多加壓束緊的設計,在配合內襪下比較沒這麼舒服也怕血液循環較差讓腳指頭冷,所以後來就都還是穿Bridgedale。

手套

內層

手套內層主要提供皮膚第一層的保暖,並不需要防水,我選了一雙很便宜的迪卡儂QUECHUA glove liner,主要就是因為夠簡單夠薄夠貼身我覺得就很好用了。另外帶了一雙OR Vigor Midweight Sensor Gloves也有簡單測試,但我還是不太喜歡那個手指尖多餘的空間,所以我覺得選擇的重點還是盡量貼合雙手,不過之後有機會可能會想換成Power Stretch Pro的手套試試,因為彈性夠好可以很貼手。

外層

手套外層主要使用新買的Showa 02 Winter Glove(等同於Showa 282-02),也就是大家戲稱的洗碗手套,外面是有彈性的透氣PU類橡膠表層,裡面是有黃色壓克力刷毛,再加上彈性繩束口(01版本為沒有束口)。感想就是非常無敵的好用,手指的活動性非常好,意外發現Showa 02 Winter即使裡面戴著內層手套還是可以觸控的,整個超級方便。我在台灣代購買的約$1200NTD,如果是要去日本雪訓的人可以到日本買,L-breath等戶外店都有賣,折合台幣大約只要$800-900NTD。

不過這雙手套也有些缺點,第一個是耐磨度耐用度會比尼龍布料手套差,我回來之後食指不知哪冒出一個小洞(大概被冰斧勾到),但我用Seam Grip膠就輕鬆補好了沒有大礙。另一個缺點是在赤岳鈜泉的冰攀場Ice Candy是禁止使用Showa這類手套做上攀確保的,應該是因為他不能承受高度摩擦產熱,會有安全上的疑慮,這個要注意一下。有興趣了解的人也可以看看美國大神Andrew Skurka對這雙手套的評價。

一樣另外帶了一雙很久前就擁有的OR Centurion GTX Glove,總而言是我連試都懶得試(又一個廢重),因為Showa活動度跟觸控性都方便太多了。

綁腿/毛帽/脖圍/墨鏡

  • 綁腿我使用一直以來唯一擁有的Isuka GTX Gaiter,就是輕便也比OR鱷魚綁腿透氣,雖然這次不小心踩破一個洞但回來之後補起來也就可以繼續用不太心疼。
  • 考量到雪地會長時間帶著毛帽,以往戴各大品牌羊毛材質毛帽戴久額頭都會癢到不行,所以這次新買了一頂OR Vigor Plus Beanie試試,材質是有點彈性的內隔狀刷毛,整體來說非常滿意,戴了這麼多天也不會頭癢。
  • 這次深刻感受到全身包好之後,最怕冷的地方大概就是耳朵到脖子這一帶。可以戴上衣服中層的帽兜提供這一塊的保暖,或是基本上我們脖圍都是時時刻刻帶著的。脖圍一樣是Buff Merino Lightweight Neckwear 100%美麗諾羊毛125 g/m²材質,沒有特別再添購厚的,但這厚度已夠用。
  • 墨鏡要挑CAT.3(透光率8~18%)或CAT.4(透光率3~8%)的比較足夠,另外墨鏡側邊最好要有遮光板可以避免雪地光線從側邊折射傷害眼睛。我本來就有一隻 Vight Urban 2(極光綠) 太陽眼鏡,但原先那隻是CAT.2的高對比鏡片深怕遮光率不夠,所以後來又再購入了一隻CAT.3的偏光鏡片版本Vight Urban 2(石墨黑),剛好他們新出了專用的側邊擋光片也解決了側邊漏光問題,莉莉安也是買同款但不同顏色。

文章寫這邊已經快陣亡了…先來一張圖做衣物系統的小小統整吧。

技術裝備

技術裝備包含了所謂的雪季三寶:岩盔、冰斧、冰爪,以及吊帶、鉤環、繩環、主繩(公裝)等等。有些人覺得只是雪訓要用,以後用不太到就不願意買,會利用租的或借的其實也沒關係,但是要記得這些技術裝備都是跟個人的生命安全有關,最好還是可以有自己的一套自行管理,也可以利用時間多多熟悉他們,可以避免掉不必要的風險。

岩盔

Petzl SIROCCO 大概是目前市面上最輕量的岩盔之一(170g),這也是我一直以來使用的岩盔,脖子不會因為重量而感到不舒服,但這類型的岩盔比較脆弱要注意塞在行李箱或背包托運行李時,小心不要把他壓裂了就是。

吊帶

Black Dimond Momentum Harness 吊帶也是最基本款的BD吊帶,簡單易用,當然如果要輕量化可以有更多更輕更貴的選擇。

冰斧

Black Dimond Raven ice Axe 這隻健行冰斧是幾年前特價時購入的,針對健行冰斧我經驗不多,但我覺得Size合用夠用即可。至於需不需要手腕帶,這個有好有壞,自己上課之後才會體會到差異。

冰爪

Grivel G1 NC Crampons 冰爪也是多年前購入,選擇綁帶式冰爪主要是中間的Bar比較軟,加上綁帶設計可以適應各種鞋款,在台灣雪況不是這麼穩定的環境來說使用的彈性會比較大,要搭配一般健行鞋都可以(非一般用法不太建議),當然價格也比較低通常都在四千元以內。如果長期會出國爬山或爬技術攀登的當然選擇前後快扣的冰爪會更方便且更穩定,但就必須搭配相對應的鞋款,價格大概會在六七千元以上。

鉤環

艾格要求必備兩個無鎖鉤環及兩個有鎖鉤環,主要會用在結繩隊及確保站上做自我確保使用等,如果冰斧有連結帶也可以用鉤環與吊帶做連結。選擇上沒有太大的差異,記得要有EN或CE認證即可。

繩環

繩環(Sling)跟鉤環差不多都是搭配著使用為主,一樣是要有認證即可,其中我自己有帶PAS也只是在確保站自我確保比較方便一點,不過原則上初級雪訓60cm和120cm繩環就足夠了。

炊煮系統

在雪地的炊煮絕大多數都會在於融雪煮水這件事,不太會煮太過於複雜的食物,所以要考量到低溫炊煮炊煮效率問題。

瓦斯

瓦斯當然要選擇冬季低溫用的,在日本戶外店都會寫明適用情境,選擇冬季雪地用那種即可,一般來說丙烷的成分比例會比較高一些。如果在台灣雪訓,建議直接買Snow Peak金罐或是Primus紅色那罐,便宜的台灣牌子那種雖然看似成分相同,但我們在台灣雪地試過效率真的低很多,非常不建議雪季使用(當然正常三季溫度下使用沒問題)。

爐具

平常登山我都是用SOTO SOD-310穩壓攻頂爐,對這爐頭非常熟悉也非常信任他的低溫炊煮性能。不過這次想說帶MSR Wind Burner上去試試,即使他沒有MSR Reactor強力,但畢竟也是有穩壓設計的系統爐,值得嘗試。結果就是大失所望,Wind Burner的低溫炊煮效率超慢,一小鍋水煮了十幾二十分鐘還不滾,慢到本來要煮拉麵的我們直接改吃乾燥飯(認真生氣)。

這次我們的教練使用SOTO SOD-310配合集熱鍋,煮水效率非常高,在沒有風的環境下應該是快過MSR Reactor。不過教練也提到說搭配集熱鍋這種組合很怕一氧化碳中毒,如果在帳內炊煮要非常小心。

糧食

這邊也順便說一下糧食規劃的部分,前面有說到雪地大多是融雪煮水炊煮較簡易的食物,要煮複雜的食物不是不行但會比非雪季時花費更多時間與燃料。在日本可以選擇的乾燥食物很多,建議在日本可以選mont bell的調味乾燥飯(台灣比較難買到),因為浸泡時間只需要3分鐘就可以吃了,可以減少在雪地戶外等待的時間,等得越久身體跟食物就越冷啊。

其他項目

電子產品

  • 頭燈是一定要帶,但是在日本住山屋的晚上比較用不到,真的只有第一天住帳篷會用到,如果對自己的頭燈電力很熟悉有信心就不用特地帶備用電池了。
  • 攝影器材就看個人攜帶,就像前面說的,我們的山屋離登山口距離並不遠,在重量的取捨上可以抓得輕鬆一點就是。
  • 充電 山屋大廳有一個暖爐旁邊是有很多豆腐插頭可以給人充手機,不過也是人在旁邊暖暖手腳時才會順便放著充。而房間裡有極少數的插頭(但每間房不一定保證有),可以的話還是盡量自己帶足需要的電池與行動電源,不要浪費山屋的資源,反正在山上四天用不了太多電的,我自己是帶了五顆相機電池和一顆10,000mAh行動電源。

行進用品

  • 登山杖我自己完全沒用到,可帶可不帶,如果第一天走林道進來怕滑倒或習慣使用的人還是可以帶一兩隻。
  • 保溫瓶是雪地必備當水壺用,看個人飲水習慣大概1L上下剛剛好。
  • 水瓶基本上是個雞肋,裝備表上寫必備但我覺得有保溫瓶就夠,我自己是沒用到
  • 醫藥包可以不用帶太大包,個人藥物攜帶足就沒問題,山屋海拔2200m最高赤岳海拔2899m,不太需要擔心高山症問題。
  • 屁墊 Therm-a-Rest Z-Seat我們沒用到幾次,訓練途中不太累,要坐下來就直接屁股做雪地沒想像中冷。

消耗品

  • 衛生紙山屋廁所是有提供衛生紙的,除了用餐後擦嘴擦手之外不需要攜帶過多。
  • 乾洗手我們沒有帶但是建議攜帶,冬季山屋廁所外水龍頭是關閉的(應該是因為結冰),有乾洗手會比較方便。
  • 防曬乳看了別人的建議攜帶了噴霧式防曬,但訓練期間在山屋附近太陽曬不太下來雪地反射不強,我們沒用到。
  • 隱形眼鏡如果有攜帶的人,記得要小心結凍問題,睡覺時跟電池類一起放到睡袋裡保暖。

總結

裝備的選擇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還是建議大家平常就要多多測試各種裝備在不同環境下自己使用的心得,會讓你接觸到新環境新領域時更有保握,也最好在出發一趟未知旅程前,先在熟悉的路線上做過相關的模擬測試會更安全。

在風險相對高或複雜的環境,能使用好的裝備真的可以讓自己舒服許多也能事半功倍,不過裝備預算總是有限,這點還是要自己斟酌跟分配了。

終於寫完這篇又臭又長的長文了,基本上該提到不該提到的前面都寫了。產出這樣的文章真的曠日廢時,如果你認真的從頭到尾看完,我衷心感謝你沒讓我打文章的時間白費,如果有其他的問題也歡迎底下留言或到InstagramFB粉絲頁私訊詢問我☺︎

赤岳雪訓|系列文章

分享文章

留言